確定懷的是女寶後,買了女寶的命名書
這一篇來說一下日本人的新生兒命名方式
日本人怎麼取名字?
大部分是決定名字的發音之後,去找尋相對應的漢字,或是直接使用平仮名、片仮名
當然也有一開始就想好喜歡的漢字,決定用這個漢字之後,再去找它的讀音
日文有個特色是「讀音」和「漢字」分開
所以有可能
1、聽到某個讀法,但是漢字卻是用不常見的漢字
2、看到某個漢字,但是讀音卻是用不常見的讀音
日本人取名字會考慮「流行り」,大家愛用當年最流行的讀音或漢字
所以常見一個班級有好幾個同學同名
不想取菜市場名的父母,會在漢字選用特別一點的,就可以和其他人區別
2017年流行的的女寶寶名字排行如下:
讀音
- ひまり Himari
- ゆい Yui
- いちか Ichika
- はな Hana
- ひな Hina
- あかり Akari
- こはる Koharu
- みお Mio
- さくら Sakura
- めい Mei
漢字
- 咲
- 桜
- 彩
- 愛
- 優
- 凛
- 心
- 楓
- 杏
- 希
太郎出生的2020年,男寶寶的名字漢字排行如下
- 蓮
- 蒼
- 陽翔
- 樹
- 湊
- 大翔
- 悠真
- 湊斗
- 律
- 朝陽
也因為有年代流行的關係,通常一聽到這名字,就會有該年代的印象
像是大正時代的女性常用「代」、昭和時代常用「子」
我覺得日本人對菜市場名字的接受度很高,好像不在乎撞名
甚至是刻意要取很普遍的名字,這樣和姓搭配起來,同名同姓的人多,才不會容易被特定、被肉搜
在台灣時,我聽過好多「名字太陽春了,和別人撞名好尷尬」的抱怨
在日本,反而是「名字太特別了,一看就很突兀,很羞恥」的抱怨較多
日本人的名字由誰來取?
日本人絕大多數都是父母自己命名
台灣人的新生兒名字,我有聽過自己取、給算命師取、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取(甚至聽過是給親戚取名)
當然,台灣給算命師取名也是由父母來選喜歡的名字比較多,但也有讓婆家娘家長輩決定的例子
不過日本就真的是父母自己想名字,長輩不會干涉
大家會參考的有「神社命名」、「命名書」、「該年的流行名字」等
比較講究的父母會算筆劃,看名字的筆劃和姓的筆劃是否和諧、小孩的筆劃和父母的筆劃合不合等
日本人取名會用父母的名字?
比較特別的一點,是日本人會用父母名字的其中一個字給寶寶取名
在台灣這一點是禁忌,大家會避免用父母、祖父母的名字,聽說是大不敬
但日本很常見男寶寶用爸爸的名字、女寶寶用媽媽的名字,也有爸爸的一字加上媽媽的一字組合
渡部桑的朋友去年出生的寶寶,就是爸爸一字、媽媽一字
我的朋友也很多人的名字,是來自爸爸媽媽(渡部姊姊的名字也是來自媽媽)
不過,日本同時也有一個迷信「如果用了父母的名字,這輩子的成就會無法超越父母」
因為古時候的日本,名字是由君王賜與,為表忠誠「誓死效忠,永遠臣服」絕不能比君王優秀、強盛
所以相信這個說法的父母就不會這樣取名
日本人取名的靈感怎麼來?
一直覺得日本是注重四季變化、懂得品味各個時節的民族,這一點也反應在取名上
寶寶的命名,可以用寶寶出生的月份、季節來著手並沿伸
不只單純的春夏秋冬,沿伸之後可以用喜歡的印象取名
例如春天的寶寶用「桜」,夏天用「緑」,秋天用「実」,冬天的寶寶用「雪」
植物、顏色、大自然的元素像是「雨」「陽」都有意義
大家取名時會注意要符合寶寶出生的時節,避免取矛盾的名字
有些父母在孩子未出世時,就想好要取什麼名字
但寶寶可能早產、或比預產期晚才出生
所以就可能出現名字和季節不相符的情況
例如以為女寶寶是五月出生,就取名為さつき(五月的意思),結果寶寶早或晚了一個月
我有朋友原本是要在櫻花季出生,原本她的父母已想好要取名為「櫻」
但實際上卻晚了許多,所以她的名字有換過,換了一個晚開的櫻花品種
這些取名的小故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
在看日本人的名單時,也會不禁想像這些取名背後會是什麼故事
和寶寶見面後再決定名字
上面提到還未出生就先取好名,這裡是「出生後再決定名字」
我身邊蠻多人都說「要看到臉才知道要叫什麼名字」
一個好友非常堅持這一點,甚至還要求醫生不要公佈孩子性別
為的就是見到寶寶那一刻,要用腦子裡浮現的名字當他一生的名字
我們在第二胎時就遇上了這個狀況
完全想不到該叫寶寶什麼名字
但是太郎出生後,看到他的臉就知道了
就是一種「這個臉不適合叫A名字,一看就是B名字才對」的感覺
因為我們的寶寶是雙國籍,名字可以台灣名、日本名各取一個,也可以用同個名字
我們希望用同一個名字,由渡部桑決定讀音,我決定漢字
認真想了名字後才發現不容易,因為有些日本的漢字和台灣繁體中文的寫法不同
例如「慧」的日文,中間是ヨ,和中文寫法不同,這一點點的不同,就會造成報戶口時戶政機關打字打不出來
(不過慧這個字,在日本是男性化的字,男生用比較多)
更不用說有些漢字只有日本有,台灣沒有,像是「咲」「栞」
還有,有些名字日本人看了很可愛,但台灣人看卻會覺得奇怪
像女生常用的「菜」這個字,如果我說我的孩子要叫「菜菜」,應該會被台灣阿嬤吐嘈
(題外話,渡部桑的朋友,小孩就是菜菜,所以我們不會用這個名字)
渡部桑和我對名字的想法,是「響き」最重要,就是名字的發音、叫起來好不好聽
有些太長的名字,台灣人不好唸,或是會唸得很奇怪,也要避免
而且我很堅持名字一定要用台語也唸得出來,範圍就更小了
為了取名字,我真的打了好多電話
像是這樣
我「喂?您好,我是電訪員,請問渡部桑您的名字怎麼拼呢?」
他「渡是三點水的渡、部是部活的部,然後下面的名字是草字頭再一個什麼右邊再一個什麼」
我「不,這名字太難解釋,刪掉」
希望孩子讀書後,老師看到名字可以唸得出來,而不是需要注音,所以罕見讀法也刪掉
就這樣,我們連上禮拜回爸媽家時都在打電話
他「您好,我來電訪了,請問渡部桑您的名字怎麼拼呢?」
我「下面的名字是…依賴的依、依存的依,然後…」
他「不好,不要用這個字好了,意思太負面了」
渡部爸爸在旁邊看我們玩打電話的遊戲,笑了好久
還說「也是,要讓孩子以後解釋名字的時候清楚明瞭,不要太複雜」
結果我們網內互打了這麼久,還沒決定好名字
2021年1月後記
取名真是個甜蜜的差事
後來給娜醬與太郎取的名字,我們都非常喜歡且滿意
娜醬的名字是看書取的,太郎則是見到面取的
煩惱了那麼久很值得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