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於2016年
昨晚渡部桑回家時,我正在廚房煮菜
一邊正用電腦開著料理的直播
(有些粉絲團會直播料理,可以學新菜)
我就一邊做菜一邊用聽的
然後渡部桑回來了「ただいま!(我回來了)」
我「おかえり(你回來了)」
只見他踮起腳尖接近電腦偷瞄一下,然後用氣音問我「這是視訊嗎?」
我「這是直播(ライブ動画)啦!FB的功能,我在看別家太太教大家煮飯」
他「LIVE?所以電腦那一端是有人正在煮飯和大家講話?」
我「對啊!你講話幹嘛用氣音?」
他「那她聽得到我們說話嗎?」(小聲)
這時我已笑翻,渡部桑真的很不熟FB耶
渡部桑就和大部分日本人一樣,很少使用FB
日本人重視隱私,而FB這個社群軟體曝露太多
我的日本朋友大多是用FB來做重大事情發表
像是「今天登記結婚了,謝謝大家」
比較少像台灣使用那麼頻繁,也有日本朋友是連FB帳號都沒有的
渡部桑的FB算是我帶他入門,認識他的時候,他的FB是空的只有一張超人的照片
他看我用得很順手(?)上傳照片或打卡之類的,也會問我怎麼用
終於有一天他受不了了「為什麼妳從來不和我一起打卡?」
我「你又沒在用,幹嘛打卡?」
他「可是台灣人不是都會上傳情侶的照片然後寫『我們現在在哪裡』嗎?」
這傢伙把台灣人觀察得真仔細
我「你是日本人沒關係」
就這樣,其實我也不想和他在FB上面曬恩愛
直到我們要結婚了
才想到「對吼!我們還沒有互加為FB好友」
馬上加對方為好友,第一次TAG對方,就是宣告我們要結婚了的消息
只能說我們真的很低調,要從FB找到交往的痕跡還真找不到
所以也不能怪他那麼不熟FB了
倒是他常常看我的日記,也常和我一起逛部落格或粉絲團之類的
我們都覺得台灣網友很熱心分享,總是無私把自己的經驗寫出來
對於後輩來說真的很有參考價值,不好的地方也比較敢寫
相較於日本,我覺得日本的網友很兩極
一種是公開名字的,一種是匿名
會公開名字的網友,寫的評價通常都是「很好,很棒」就沒了
有一次我上網看醫院的評價,大家都說醫生很好很nice
可是親自去的結果是「醫生跩得很啊!」
連渡部桑都說,遇過不少態度高高在上的醫生,所以都不期待會是親切的
我「那為什麼網路上都寫這醫生人很好…根本騙人」
他「這就是為什麼我不太會去信網路上寫的,妳看,他們名字是公開的,怕寫出不好的評價會讓自己惹上麻煩啊!」
從這個經驗我得出「所以要看就要看匿名網友的評價!」的結論
結果被日本網站、論壇的匿名網友嚇壞
「這也太敢寫了吧」總之就是攻擊、漫罵、偏激言論,反而有失客觀
我「○○○是什麼意思?」
他「妳哪裡學來這個髒話?!」
我「這個網站寫的」
渡部桑也嚇壞「妳乖,還是不要看這種網站,這裡都是壞人」
就是這樣,我到現在還無法很如魚得水地掌握日本網路的節奏
看待久一點之後,會不會比較熟悉日本網站的使用訣竅吧
2021年追記
過了幾年,補充一下現在的感想
我覺得近年來網路環境,台灣越來越像日本
酸民甚至成為一種文化
我也越來越能體會為何日本人人重視隱私,對網路這麼敏感,因為能保護自己的只有你
常常想念過去單純地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交流不帶惡意與攻擊
日本人使用網路綁手綁腳的結果,就是人人都要分好幾個帳號
A帳號是朋友圈、B帳號是同事與點頭之交用、C帳號是秘密帳號用來追不想被發現的
甚至有D帳號用來發洩、抱怨、講生活上無法說出口的真心話
(台灣目前應該也有這種傾向,以前大家一個帳號用到底,現在會分什麼內容不想被誰看到,我擔心的只是當一個人無處宣洩時,選擇上網用謾罵攻擊造謠來抒壓,這些負面能量、負面帳戶集結起來,是很可怕的)
匿名帶來的背後陰暗面也是無限大
終於了解渡部桑不使用社群的原因,當個不沾鍋輕鬆沒煩惱,想要資訊時再主動搜尋就好了
這也是我架這個網站的一大原因
世界上有人根本不需要, 也有人是想遠離社群的
社群方便、很好尋找答案沒錯,但維持人際關係也頗消耗能量
為了這些連社群帳號都沒有的人,還是要架網站才能傳達,提供我所知的,可以幫助到人就最好了
渡部桑「所以妳都是為了我?」
是呀,這樣不用SNS的渡部桑,也能在網上找到我了
コメント